莫把老百姓當“群眾演員”
(資料圖片)
原標題:莫把老百姓當“群眾演員”
全國政協(xié)重點協(xié)商議政活動召開之前,由承辦會議的相關專門委員會就相關議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為委員們現(xiàn)場協(xié)商議政提供參考,這是近些年全國政協(xié)籌備重要協(xié)商議政活動的慣例。而“現(xiàn)場”聽取調研情況報告,在人民政協(xié)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個“首次”,意味著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引領著在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工作蔚然成風。(8月23日 中國政協(xié)網(wǎng))
“調研是干部的生命線”,從“石庫門”的紅色火種到“天安門”的莊嚴宣告,從披荊斬棘的興業(yè)路到充滿希望的復興路,許多熠熠生輝的理論創(chuàng)新,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無不源于深入扎實的調查研究??梢哉f,重視調查研究成為我們的光榮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甚至是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為民辦實事就一定要和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為民服務就一定要同百姓“吃一鍋飯菜”。近日一則“20人考察團50人陪同”的新聞引發(fā)眾怒、被沖上熱搜,就連人民日報都在怒批:停止基層演戲的行為!浩浩蕩蕩的調研團成了“演出隊伍”,調研場所變成了“影視基地”,一些基層干部把自己當成了導演,把上級視察的領導當成了“領銜主演”,卻把老百姓當成了“群眾演員”。
具體時間節(jié)點、行走路線、參觀點位等都被“精心”安排過,把調查研究當成一項不得不應對的任務和“完成指標”。什么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通通都是為了調研而調研,對存在的問題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對矛盾調而不研、避之不談。調研完全成了形式主義。試問,人民群眾要這樣的干部有何用?黨和國家要這樣的干部有何意義?如此聲勢浩大,如此勞民傷財實在可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就是要把調查研究落實到為民服務上,將調查研究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只會“演戲”的調研,老百姓是嗤之以鼻的;只知“走過場”的調研,群眾是不會買賬的。深入的調查研究,就要敲百姓門、聽百姓言、解百姓難,讓老百姓“評卷打分”才是正途。(張艷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