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讀: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丨十年追夢護航“紅色高鐵”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
原標題:西延高鐵設計團隊奮力攻堅實現(xiàn)縣縣設站——(引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十年追夢護航“紅色高鐵”(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毛濃曦 通訊員 祝盼
陜北高原的冬日寒冷漫長,在陜西省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以下簡稱西延高鐵)施工現(xiàn)場,處處紅旗招展,橫幅上印著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標語。11月30日,西延高鐵西安至銅川段開工建設,這標志著西延高鐵全線開工。
如今,西延高鐵總設計師劉文濤及其設計團隊正全力攻堅克難。“進入延安的最后一個特長隧道取名為新延安隧道,寓意在新時代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12月9日已全線貫通?!眲⑽臐嬖V記者。
西延高鐵從勘測到開工,這條“追夢路”,劉文濤和設計團隊整整走了10年。這支年輕的設計團隊,由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一院)34名工程師組成,平均年齡38歲,90后占比達12%。
2013年8月,剛畢業(yè)的劉文濤進入鐵一院工作,第一個項目便是跟著時任鐵一院線路一所副所長、兼任西安至銅川城際鐵路(以下簡稱西銅城際)總設計師的張明接手西銅城際。彼時,《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規(guī)劃》已上報國家發(fā)改委,處于待批的重要階段,目標是城際網(wǎng)覆蓋關中地區(qū)5市1區(qū)的50多個縣區(qū),通過城際網(wǎng)實現(xiàn)陜西關中“縣縣通城際”,以方便居民快速出行,推動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西銅城際便是城際鐵路規(guī)劃網(wǎng)中的一條重要線路。
建設關中城際網(wǎng),一個“宏偉藍圖”在剛入職的劉文濤腦中浮現(xiàn),再結合鐵一院為陜西省規(guī)劃的米字形高鐵網(wǎng),劉文濤興奮不已。黨的十八大之后,全國高速鐵路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趨勢,而陜西高鐵僅有2010年2月通車的鄭西高鐵,他感到自己“大有可為”。經(jīng)過多次設計、勘測任務,劉文濤迅速成長為團隊骨干。
2015年11月,經(jīng)積極爭取,西銅城際向北延伸至延安,形成西安至延安高鐵并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包(銀)海大通道中,劉文濤他們“腳下的路”有了新的意義。
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初測、可行性研究、定測、初步設計、補充定測、施工圖……2020年1月9日,西延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開工,在西延線扎根7年后,32歲的劉文濤正式成為西延高鐵的總設計師,也是當時線路運輸院最年輕的副所長。
在劉文濤的記憶里,西延高鐵設計之路上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陜北現(xiàn)場初測期間,最冷時零下20多攝氏度,老隊員帶著他們往山里鉆,四處荒無人煙,整日爬冰臥雪,沒一個人退縮;2016年11月,劉文濤要當爸爸了,卻遇上了項目最忙的一段時間,妻子在醫(yī)院生產(chǎn)期間,他晚上沒能陪過一天床,白天在病房打電話處理工作,晚上則在辦公室熬夜加班;陜北黃土梁峁溝壑區(qū),地形起伏大,溝谷深切,地質復雜,需要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全線隧道46座、橋梁67座,橋隧比占到92%,團隊成員用無數(shù)個日夜攻堅克難,僅銅川至延安段24.3公里55座橋梁施工圖,用卡車可以裝滿滿一大車……
如今,在設計圖紙上,西延高鐵黃陵到富縣段有一塊鼓起來的地方,那是為了實現(xiàn)洛川設站而設置。為了實現(xiàn)革命老區(qū)人民的高鐵愿望,設計團隊攻克眾多技術難關及外部環(huán)境,保住了洛川高鐵站。
“西延高鐵作為一條‘紅色高鐵’,線路串聯(lián)世界歷史名城、中國十三朝古都西安,富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洛川會議舊址,革命圣地延安等。我們設計團隊堅持以人為本,盡最大努力保住了西延高鐵‘縣縣設站’的設想?!眲⑽臐f。
10年來,劉文濤親眼見證陜西米字形高鐵網(wǎng)的逐步完善,從大西高鐵、寶蘭高鐵、西成高鐵到銀西高鐵的相繼開通,再到西延高鐵、西康高鐵、西十高鐵的相繼建設。這10年,陜西省高鐵營業(yè)里程翻了9倍,全國高鐵運營里程2021年底已突破4萬公里,從“四縱四橫”完美收官到“八縱八橫”趨于完善,中國高鐵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贊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一流的技術持續(xù)護航‘紅色高鐵’建設!”劉文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