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看點丨動畫淺談(三)
這些天,高溫已過,炎熱天氣不再炎熱,應該是遲到秋天。高強度網上沖浪人,應該都會睡得很晚吧!(我會用些梗,最近學到的是高強度網上沖浪)。
(資料圖片)
現(xiàn)在到了動畫講解的第三篇,今天的主題是——畫面,或者說我們看到的東西。畫面中有幾個方面,人物(包括外貌,穿著,動作和互動),景色(包括自然景色和人為景色),構圖和表現(xiàn)力。
這次是一個很長的內容,也是很難講,很難講的全面而且好?的一個章節(jié),甚至帶有主觀色彩也不能講好?的東西,下面開始吧。
1.人物,在日本動畫里的人物是很不真實的,眾所周知動畫的畫面源自于漫畫,所以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才是動畫的底子。外貌來說,動畫里的人物臉的畫法會參照動物,比如貓,狗,鼠等等其中最多的就是貓,以至于畫的貓甚至比人更不像貓。當然,不止臉畫的像,神態(tài),動作,也是根據動物來模仿融入的。所以像了解動畫還要先了解動物?這些東西可以仔細觀察下即可(包括嘴巴大小,眼睛大小,嘴巴位置,和結構)。
但是,對于身體又是極具的像人體,作畫時就是以一個完美的身體為模板的身體,而完美的身材又其實極具具有性誘惑的能力。所以畫出來的一個完美的身材是標配,比實際中的人更沒有瑕疵,而又更具有誘惑力。那萌系畫風又該如何解讀,那詭異的畫風又該如何解讀。是的我解讀不了,只能用兩個字形容,抽象派。如果能注意到這些畫風并不能使大部分人滿意即可。
服裝方面這方面其實是屬于深坑了,但有一點要說。動畫里的服裝是一種文化傳染,與身體結合,這是伴隨著人類文明一直發(fā)展的東西,而且是代表人類符號性最強的方式,當然在與身體在誘惑力的統(tǒng)一也是一致的。
對于動作方面,我分為兩類(模板和非模板)。模板很簡單,是指大家都畫都知道或者說都會的一些動作,像走路,抬手,撫摸,臉部的一般表情等等,而非模板的就一般指動作幅度很大的,所以評價一個畫師的能力就是看對于非模板化的表現(xiàn)力。因為非模板的模仿多時就成為了模板,所以非專業(yè)人士不建議區(qū)分(當然我也不能說的很好)。
下面是互動,因為我們說有作用力就會有反作用力,一個人物的行為要反應給一個物體或者人物就會有……這里寫不下去了,因為這些都是感覺,表現(xiàn)的東西什么的都無法用語言形容。所以說點一般不知道的東西,互動實質上是一種物與物的交互,而畫面要服務于情緒。要按著這個思維來理解交互與動作,比如夸張的表現(xiàn)力(以撞擊,爆炸為主)或者以不可能方式彎曲人體等等,這是物與物的互動,而畫面里的人是情緒表達的容器。
2.景色,自然景色是一種很難在畫面里表現(xiàn)的(人為的景色,比如室內環(huán)境也一樣,但相對簡單,因為沒有大規(guī)模的紛繁復雜的曲線),如果看到畫人物時的很多忽略的細節(jié),那在畫景色時就更為明顯,幾乎畫出來所有景色都會為劇情,或者互動服務。就是,不打無用的仗。一般來說作動畫是主攻人體,景色來說費時費力而且很困難,所以不必要很認真(這里說的不是不認真很是追求寫實)。但倘若認真,那其實大可不必做動畫。
3.構圖,可以說是作畫來說一切的基礎(但幾乎在哪好像都一樣)相信聽構圖已很多很多了,但這也是最困難的,在作畫中每一個想法都會不停的修改,修改,修改,直至放出來,即是說,對構圖畫面來說可以說是個不停內卷出來的,而對于前面說的模板一詞也出現(xiàn)在這里。事實上,動畫構圖源于透視,透視源于電影,電影源于拍攝。如果我說都是有串聯(lián)的,那一定是句廢話。我要說,當討論構圖是不是看它有多牛,而是看它在哪不符合常理,一定會茅塞頓開。動畫來說,開始的構圖還是嚴格遵守視覺感覺,但后來一些奇怪的機位,鏡頭大小,焦距啥啥的(很多,但我不懂)都在跳出人類的視野,以一種人類不可能看的效果來表現(xiàn),但有句話是真的。這些手法是一定會在電影,攝影中找到原型,它是如何發(fā)展而來的,比如表現(xiàn)驚恐的補償(指物體從中心開始到邊緣一直拉伸畫面,使畫面像凸透鏡一樣可以看到更多細節(jié))用的透鏡原理就是一個例子,這就正好印證了剛才那句廢話。
4.表現(xiàn)力,是一種表現(xiàn)力,或者說是一種日式的表現(xiàn)。那表現(xiàn)什么呢,就是我一直都在說的情緒,一種被壓抑的東西。這種東西確實也無可奈何的被利用,只要情緒到位說什么都會被感染,而這個在劇情上爭論的東西,要在下一個專欄中講了。如果想要知道這種表現(xiàn),就需要了解日本的文化,是一種想要張開很大的嘴,瞪起很大的眼,用心臟,腦子,表現(xiàn)的方式。所以,這就是一種吶喊,就是魯迅說的那個吶喊,就是在惡略環(huán)境下生存的吶喊。而這種東西是需要在了解歷史下才可以理解。但是,當我說文化時,或許有人會不屑一顧,認為不過是時代的玩物,撈錢洗腦的詞匯罷了。但我還是挺相信的。
或許可以看出來,一個貓形的頭,人的身體,在一個虛擬的世界的互動,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說這么一想不是很詭異嗎?確實是這樣,因為動畫本身就是這種表現(xiàn),其實不妨想一想電影是不是這樣呢,甚至是自己拍的一張照片。那都不是真實的人或物,只是一張照片,一個屏幕。若我們談唯物主義,那顯然這代表不了什么,但一種用別人的眼光看東西,何嘗不是一種共享呢。當拿起手機時,實際上是對著屏幕哭笑,對外人來看也是挺滑稽的。那如果與書本對比呢?當然就表明著我,我們已經是一個現(xiàn)代人了,我們可以接受如此抽象的東西,可以理解抽象的藝術。
還是總結,當想要了解畫面時,入行是最好的選擇,或許一般人可以看到哪個作畫很牛,但是也并不能理解為什么,而我推薦大多數(shù)人,還是圖一樂為主,應注意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劇情,畫面作為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理解畫師的東西,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不可缺少的。當,罵一部番劇時是否有注意到或者多思考一下畫面帶來的視覺體驗。
我知道很多人已經近視,但要說下,視力一般會在18歲以后大致固定,但不良的習慣也會促使視力下降。視力保護一定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