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60歲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一直影響著國漫界,《霧山五行》都是它的后輩
近日,國創(chuàng)動畫《霧山五行》橫空出世,以其精美的水墨畫風(fēng)、精致的戰(zhàn)斗畫面震撼了無數(shù)觀眾。相信在座欣賞過《霧山五行》的網(wǎng)友大多會驚艷于其獨特的水墨畫風(fēng),而這種畫風(fēng)同我國獨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水墨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那么你知道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是什么嗎?它又給后來中國的動畫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我國首部拍攝的水墨動畫為1960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距今已有,這部影片一經(jīng)發(fā)布便引起了動畫界乃至藝術(shù)界的巨大轟動。該部影片以齊白石大師筆下的魚、蝦為主要形象,演繹了中國民間傳統(tǒng)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可以說,這部影片開啟了動畫界的一種新的流派,一種獨屬于中國的流派。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跟隨小蝌蚪們的步伐,在尋找媽媽的路途中探索、發(fā)現(xiàn),墨色的美景配合著大片留白點映出的水面足以使人躁動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獨具魅力的古箏聲響起,儼然是一副美麗的山水圖景。
那么,如此具有美麗的山水動畫未能延續(xù)下來,直到近日《霧山五行》上映才又一次來到人們眼前呢?眾所周知,動漫是由一幕幕不斷變化的畫面構(gòu)成的,只是因為畫面變化速度過快,且畫面保持流暢,以至于人眼根本無法分辨出畫面的卡頓與否。
同理,若要制作山水動畫,首先我們要做的便是先將一幅幅畫面畫出來,然后再輔以流動。但我們都知道,水墨畫本身價值便很高,而若要制作一部完整的影片,那不知該畫出多少幅水墨畫了。且不說此過程中耗費的金錢問題,單是它所耗費的時間便使一大部分制作人都望而卻步的。畢竟除藝術(shù)效果外,成本也是制作動畫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但即便是這樣,我國早期僅有的幾部水墨動畫便已令人眼界大開,如《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等,直到今日還在影響著很多動漫制作者。
那么,各位網(wǎng)友,你們對我國首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有什么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