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港股短期市場情緒接近底部區(qū)域 可逐漸分批加倉
(資料圖片)
外資情緒走弱,上周港股顯著回調。上周,受外資下調評級和美債利率攀升、國內經濟數據階段性疲弱以及地緣政治摩擦等影響,導致港股市場出現明顯回調,恒生指數累計下跌 5.9%,恒生國企指數跌幅 6.0%,恒生科技指數下跌 6.2%。行業(yè)方面,前期反彈較大的汽車、 零售板塊調整較大。目前部分市場投資者關心港股何時能夠觸底企穩(wěn),本篇報告我們重點測算在當前時點港股是否能夠企穩(wěn)。
1)從分子端的經濟預期和盈利預期角度來看:整體小幅回落,與近期市場表現背離較大,矛盾背后的原因是部分外資正將國內經濟階段性疲弱的邏輯進行線性外推 ,將邊際問題中樞化、短期問題長期化、局部問題系統(tǒng)化,我們認為海外預期或有向上修正的過程。近3個月外資投行調整2023年國內經濟預期,目前已接近年初水平,并未出現整體顯著下調。從最新財報數據來看,港股盈利有韌性,盈利預期也未顯著調整,僅小幅回落,未回到年初水平。
2)從分母端的估值、流動性和風險偏好角度來看:恒指市盈率達到歷史底部區(qū)域,人民幣匯率接近去年 10 月低點附近。當前 2023 年恒指預測市盈率低于歷史均值下方兩倍標準差。恒生指數風險溢價自 8 月初以來持續(xù)上升,目前已超過近十年均值,性價比空間打開。彈性測算,當風險溢價率上升到 0.5 倍/1 倍標準差時,10Y 美債收益率不變,PE 對應下降 2.0%至 8.72 倍/下降 5.5%至 8.41 倍。
3)從市場情緒等技術性交易指標角度來看:短期情緒或接近底部。恒指情緒指標按周環(huán)比大幅下降,當前低于近三年平均值的下限,表示港股有明顯的超賣現象,短期或存在技術性反彈的條件。擁擠度顯示市場已計入較多的負面因素,后續(xù)反彈交易的阻力正在下降。指標顯示當前恒生指數擁擠度為 36.1%,較一個月前顯著回落 12.5 個百分點,目前已低于均值的 45%,接近均值下方 1 倍標準差 30.2%。
策略思路:短期市場情緒接近底部區(qū)域,可逐漸分批加倉。在國內政策預期升溫疊加美聯(lián)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港股或有上漲的窗口期, 在較大的箱體震蕩行情下做風格切換策略。期間,關注恒生科技指數以及互聯(lián)網零售等板塊,另外關注地產鏈在港股的估值優(yōu)勢。若弱復蘇預期計入較充分后,更多布局我們長期看好的穩(wěn)定性高的高股息+ 中特估品種,如通信運營商和石化等,以順應時代特征;同時,以全球視野審視港股投資機會,關注能與全球景氣周期共振、流動性改善品種,例如銅、黃金等有色品種,半導體、消費電子和創(chuàng)新藥等。
風險因素:1)國內穩(wěn)增長政策不及預期;2)美國核心通脹超預期。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