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聞!“真假”綠城再引爭議 李逵變李鬼還是自我炒作?
元旦剛過,坐落于西安的綠城紫薇公館再加推60套洋房,405個家庭參與了意向登記。
(相關資料圖)
消息一出,該項目引發(fā)諸多關注。因在項目火熱開售的同期,綠城中國(03900.HK)官網于2023年1月1日發(fā)布《關于頤合公司及其項目停止使用綠城品牌的聲明》(下稱:聲明)。
《聲明》稱西安紫薇公館與綠城中國無關,同時已被責令停止使用綠城品牌及綠城字號。
令人迷惑的是,在近日網傳一則綠城中國對西安國家民用航天基地管委會及住建局的復函中提到爭議頗大的綠城·紫薇公館屬于綠城產品品牌的房地產項目。
為了進一步了解網傳復函是否屬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綠城中國,但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紫薇公館引爭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綠城頤合的官方公眾號上仍在同步西安紫薇公館的銷售進度,同時西安紫薇公館項目部門口至今可以看到“綠城·紫薇公館”及綠城中國的品牌標志。
西安本地行業(y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西安紫薇公館屬于綠城中國‘體制外’項目,并非綠城中國旗下項目。”
行業(yè)人士進一步解釋道,西安市場上帶有“綠城”標識的項目大概分為三類,分別是綠城中國體系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綠城管理體系內輕資產代建項目及綠城西北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西安紫薇公館便屬于第三種。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0月30日,西北綠城房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綠城頤合房地產有限公司。
股權出質信息顯示,陜西地建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曾將其持有的西安攜航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40%的股權質押給了西安綠城頤合置業(yè)有限公司(簡稱:綠城頤合)。
啟信寶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月,西安紫薇公館開發(fā)商為西安攜航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其為陜西地建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早在2022年11月29日,綠城中國官網便刊發(fā)了《關于外部商號侵權行為的聲明》。其中,明確提到綠城頤合與綠城中國及下屬公司之間無任何股權投資關系,不屬于綠城中國體系內的成員企業(yè),該等公司及其關聯(lián)公司的經營行為均與綠城中國無關。
而后綠城中國1月1日再度聲明,綠城頤合旗下項目、公司均被責令停止使用綠城品牌及字號。
這意味著,無論網傳復函是否屬實,股權與開發(fā)主體方面,西安紫薇公館與綠城中國均無任何關聯(lián)。
真假李逵難辨認
那么,綠城頤合與綠城中國到底是何關系?
2022年6月,上海票據(jù)交易所公布了一份付款逾期的名單,綠城頤合房地產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因當時綠城中國持有該公司51%的股權,子公司商票違約的消息引發(fā)諸多猜測與質疑。
綠城中國稱,綠城頤合是其與合作方成立的平臺公司,投入了1000萬元,實際持股10%,成立時也明確綠城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另外41%股權為綠城代綠合房地產持有。
啟信寶資料顯示,同樣在2022年6月,綠城頤合便發(fā)生了股權變更,綠城房地產集團全資子公司杭州綠城致臻投資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從51%降到了10%,同時綠合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綠合房地產)成為控股股東,股份占比90%。
僅三月后,9月14日,杭州綠城致臻投資有限公司將僅剩的10%也轉讓給綠合房地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股權方面,綠城中國與綠城頤合已無關聯(lián)。但仔細觀察其他方面,卻又能發(fā)現(xiàn)兩者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fā)現(xiàn),作為綠城頤合的全資控股股東,綠合房地產控股51%的自然人股東是洪高明。
公開信息顯示,洪高明此前曾擔任綠城臺州公司總經理、綠城董事長助理等職位。
在陜西省西咸新區(qū)能源金融貿易區(qū)官網上,至今還刊登著“西北綠城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高明一行來園區(qū)考察”相關文章。
此外項目名稱方面,綠城頤合旗下多數(shù)項目與綠城中國也具有較高重合度。
比如綠城頤合旗下西安綠城紫薇公館、陜西銅川綠城桂語江南、安徽六安金寨綠城春風里、安徽亳州綠城蘭園、安徽宿州綠城蘭園、武漢綠城桃李春風等。
而紫薇公館、春風里、桃李春風、桂語江南、蘭園等均為綠城旗下的產品線。
高度重疊的產品名稱、反復交織的企業(yè)架構、媒體報道的官方背書及股東高管的經歷交疊,在多重干擾因素之下,普通購房者幾乎無法分辨“真假”綠城房地產項目。
“貼牌”綠城遭質疑
事實上,西安市場上帶有“綠城”字號的房地產項目并不少,比如綠城·新興玉園、綠城·高新誠園、綠城·春江花月、綠城·桂語江南等。
綠城中國官網顯示,旗下西北區(qū)域公司在建在售項目共有九個,分別為綠城·西安全運村、綠城·西安桂語長安、綠城·西安桂語蘭庭、綠城·西安春和印月等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綠城·新興玉園、綠城·高新誠園等項目均未出現(xiàn)在官網項目名單中。
“西安市場上有相當比例標有‘綠城’品牌的項目都是代建或諸如綠城頤合此類公司投資,簡單來說就是‘貼牌’?!鄙鲜鲂袠I(y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熬G城中國旗下本身就有大量的代建業(yè)務,‘貼牌’項目是普遍現(xiàn)象。”
綠城中國2022年未經審核營運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全年,綠城集團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79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2128億元。
2022年全年,綠城集團代建項目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58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875億元。
若據(jù)上述合同銷售面積測算,綠城集團代建項目占比達74%,自投自建項目占比不到3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綠城”品牌字樣但開發(fā)主體并非綠城中國的項目遍布西安、青島、寧波、重慶等多個城市。
事實上,“貼牌”、“代建”等運營模式是房地產行業(yè)的普遍情況,而綠城中國則是此種模式運用最為普遍的房企之一。
綠城中國2022年中報顯示,其代建業(yè)務連續(xù)6年市占率超22%。
“房企對‘貼牌’項目不參與實質開發(fā)管理,而此類項目開發(fā)商往往呈現(xiàn)出體量小經驗少品牌小的特點,開發(fā)過程中出現(xiàn)糾紛風險概率較大。”業(yè)內人士說道。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西安紫薇公館、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綠城明月聽瀾、重慶綠城兩江御園等非自建項目曾因房屋質量、監(jiān)理單位糾紛等問題引發(fā)爭議。
在綠城中國官網連續(xù)兩次刊登澄清與責令停止使用品牌字樣的聲明后,有關上述部分非自建項目的質疑聲仍層出不窮。
而至今在綠城中國官網平臺項目一欄中依然能看到綠城·西安紫薇公館的名字,聲明責令其停止侵權的綠城頤合是該項目管控單位,而綠城中國稱該項目為“投資項目”。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綠城中國